《絕地潛兵2》中的藍色戰備非常多,然而很多玩傢都不清楚這些藍色戰備都怎麼樣,首先是MG43機槍,作為新鮮凍肉初始支援武器,MG43為3級中甲穿透,8毫米口徑,可以很好的清理重甲以下的怪群。
絕地潛兵2藍色戰備強度怎麼樣
MG43機槍
作為新鮮凍肉初始支援武器,MG43為3級中甲穿透,8毫米口徑,可以很好的清理重甲以下的怪群。三線通吃,建議射擊時采用蹲或趴的姿勢減少後坐力,175發的容量可以讓你很好的壓制一片敵人,缺點是無法對付重甲單位。
(小技巧:在打東線時可以遠程掃射清除飛龍巢和孢子雲)
該槍的原型就是二戰大名鼎鼎的德國輕機槍——MG42,希特勒電鋸
⬇⬅⬇⬆➡
本文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M-105 盟友輕機槍
作為一代老司機的主武器在二代成為瞭支援武器,小巧的機身搭配可移動換彈的優點讓其完全代替瞭主武器,此槍口徑為 2.5毫米,穿透系數是 2級穿透,優點在於便攜性和高達250的容量。
但缺點也很明顯——穿甲太低,隻能對付輕甲單位,在對付東線的跳蟲模板有很好的優勢,在其他戰線表現一般
(遊戲內同等穿甲攻擊地方單位有33%的減傷,使其對付類似指揮蟲,守望者效果並不理想,但是子彈多能灌死)
⬇⬅⬇⬆⬆⬅
本文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MG-206重機槍
機槍傢族中最極端的一位,高傷害搭配高穿甲,讓他在能擊殺大部分單位。但帶來的缺點也很致命——高後座和低容量(75發),這讓你每次射擊時都應該考慮先擊殺對付的高價值單位,而不是隨意潑水,該槍口徑為 12.5毫米,4級穿透。
個人推薦搭配實減少後坐力的工程甲使用,在東線可以開高射速模式大概50發子彈射擊泰坦頭部就可以擊殺,南線也可以通過射擊獵殺器關節連接處擊殺,因為箭頭之前更新調整瞭重機槍射擊角度跳彈的問題,讓重機槍的傷害更容易打滿,現在的重機槍對比以前傷害提升一些
總結:機槍類武器主要的功能還是壓制怪海,畢竟誰會不喜歡瘋狂傾瀉火力的快感呢?
⬇⬅⬆⬇⬇
本文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EAT-17 消耗型反坦克
俗稱:次拋,新凍肉的第一個反坦克武器,很標準的反重甲武器,優點在於低冷卻和隨用隨丟,不卡手,口徑為75毫米,每次呼叫可以獲得兩把。
缺點在於如果處於應急使用還需要等待降落後去拾取才能使用,如果遇到極端環境(離子風暴和機器人的戰略幹擾器)將完全無法使用,傷害為2000,無法一發拆除飛龍巢和孢子雲,需要補上一些傷害(爆燃弩和其他中穿武器)。
⬇⬇⬅⬆➡
本文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MLS-4X 突擊兵
和消耗型反坦克一樣的使用方法,但是該武器為四發彈藥,每發傷害為1100,兩發可以拆除敵方任何單位,有制導功能,十分適合超遠距離打靶,也可以切換無制導模式。
但是缺點是子彈飛行速度很慢,對付敵方移動單位需要對使用者有一點預判,每次呼叫可獲得一把,個人推薦搭配懸浮背包可以遠處拆除地方構建者等單位。
⬇⬅⬆⬇➡
本文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無後座步槍
迎接你們的真神吧,最完美的反重武器。帶上它,所有重甲都是炮灰。帶背包位的反重武器,擁有3200的傷害,可以讓他一發擊殺除開移動工廠的所有單位,當然前提你打中弱點。
5+1的容量加上可以通過補給填充,讓它有著非常可靠的靈活性,適應任何戰線,唯一說的上的缺點也就是換彈需要蹲下裝填(如果你有好基友給你裝填,那就嫁給他吧)。
小技巧,武器的瞄準鏡內部環的底部是200米,外部環是400米,熟練可以遠程狙擊敵方任何單位,還有人人皆知的蹲下換彈,聽到閉膛聲立即起身完成快速換彈。該武器還有個爆炸模式,犧牲穿甲等級換取3米的爆炸范圍,個人感覺較為雞肋,見仁見智。
⬇⬅➡➡⬅
本文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FAF-14 飛矛
筒子類武器中傷害最高的武器,擁有4000點傷害,鎖定式攻擊,這把武器可以說是筒子中人氣最低的一把,因為它的缺點太多,低容量:3+1,無法自己瞄準:不能控制子彈攻擊弱點,隻能靠方向,子彈無法射擊20米內的目標,因為子彈出膛需要往上飛一會,固定式裝填。
這一切造就瞭飛矛現在的處境。
⬇⬇⬆⬇⬇
本文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RL-77 空爆火箭筒
是的,它來瞭,遠古TK的神,一發滅隊(指自己隊伍)。
原始版本的空爆可以說和現在的地雷一樣,你帶上可能就會喜提軍事法庭,但是自從箭頭修改瞭近炸引信的邏輯(之前會被植物、屍體觸發),讓其完全可以正常使用(大噓)。
武器為3級穿甲,發射後會分散為若幹小型炸彈(爆炸范圍為7米),綜合傷害為10500,對付巡邏隊和集中在一起的敵方單位有很好的作用,能一發清理飛龍巢和孢子雲,但是射程有限。
有兩個模式,分別為集束(飛行一定距離分散為小炸彈,小炸彈不會立即引爆而是在接觸單位後引爆,一般使用方法是對空射擊,讓小炸彈像雨點般落下,清理較大范圍內較為分散的單位)和高射(飛行到極限或者接觸到單位立即引爆,釋放小炸彈在1秒延遲後引爆,范圍較小但是傷害集中)。
這把武器一開始的初衷是對付飛行集群單位,但是潛兵們發現它對地射擊的效果更好(88炮也是這麼想的),5+1的容量和無後座一致,註意,如果你蹲下換單在聽到和無後座一樣的閉膛聲音請不用起身,它換彈完成要比無後座慢一些。
這個遊戲分為兩種玩傢——普通玩傢和空爆玩傢。
⬇⬆⬆⬅➡
本文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StA-X3 W.A.S.P. 黃蜂發射器
作為聯動武器,和飛矛同款自鎖定的攻擊模式,發送7枚200傷害重甲穿透的小型飛彈,和切換模式發射傷害為600空爆炸彈。
這款武器的定位很尷尬,雖然是重甲穿透奈何傷害太低,對付大型單位輸入嚴重不足,以及其非常奇怪的飛行軌跡(出膛後會轉一圈再直線飛行),導致在狹窄地區完全無法射擊,空爆模式會一次性打完彈匣內所有子彈,利用率非常低。
它唯一好用的地方應該就是在南線靠著自鎖定的攻擊模式可以非常容易清理崇高守望者。個人感覺這武器完全是披著重甲穿透但是對付高質量中甲單位非常好使的武器。
⬇⬇⬆⬇➡
本文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