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汽時代2》中的資源建築是遊戲裡非常重要的建築種類,而不同資源建築的產出效率也各不相同,比如開采區鐵礦的勞動效率就是133%,開采區煤礦的勞動效率就是100%,開采區石油的勞動效率就是250%。
冰汽時代2資源建築效率怎麼樣
現實世界是以人為本的,遊戲中也不例外;FrostPunk2中勞動力是最為重要資源之一,玩傢通過建造建築部署勞動力獲取資源。
其中包括暖卷,預制構建等建築資源;霜地團隊之類的探索資源(中後期霜地團隊也是在大地圖上進行資源交換的要素,雖然形式是作為物流隊伍,但是實質上就是霜地團隊換材料石油之類的資源),住房,食物,商品,以及最重要的熱量為代表的生存資源。
我主要分析瞭各個以生產生存資源為主的建築的生產效率
沒有標準的分析難以成立,這裡我借用瞭現實世界的勞動價值論,以各個勞動要素的等價勞動力作為衡量效率的中介,各個勞動要素的價格如下:住房 30(勞動力每個,下同) ,食物 24,材料8,商品48,熱能 10,預制件120,霜地團隊66.666
在獲取瞭每個勞動要素的價格之後,對投入和產出得到的所有產物進行計算,代換為投入的和產出的等價勞動力,兩者相比即可得到勞動效率(準確說法應該是生產效率)。
首先介紹一下各勞動要素等價勞動力數值是怎麼來的,一句話總結就是:能使得最基礎資源循環生產方式的勞動效率為100%的各勞動要素等價勞動力數值。
比如最基礎的材料生產方式是建立木頭采集區(-50材料,-20熱能,-600勞動力,+150材料;這裡顯然不考慮各種法令的加成)最基礎的煤生產方式是建立煤礦采集區(-50材料,-20熱能,-600勞動力,+120煤)最基礎的熱能生產方式是能量塔(1煤=1熱,如果開啟過載會生產更多熱,相當於熱能生產效率提高瞭,但是也要考慮到氣溫下降之後,每個區劃所需求的熱量+50% 每10度)
那麼考慮 1個木頭采集區+2個煤礦采集區,材料+150-50*3抵消瞭,勞動力消耗-1800,熱能消耗-60,產出煤240,兌換為240熱能;凈支出1800勞動力,凈賺180熱能,因此每單位熱能價格為10。進而推出每單位煤的價格為10,每單位石油的價格為50,每單位材料價格為8。一下子就能把所有其他要素的價格求出來。
暖卷的成本我沒有計算,暖卷來自稅收和商品充足,相當於勞動力+商品的聯合生產方式;有興趣的可以將暖卷的等價勞動力轉化出來
根據上圖我畫的基礎和高級區劃的生產效率圖,有三點值得註意的地方:
一,在最基礎的生產方式下,每100勞動力消耗的各種生存資源需要使用155個勞動力才能補齊缺口。這說明效率就是生命,你的綜合生產效率沒有達到155%(三檔難度),你的城市就是在慢性死亡,最終因為入不敷出走向死亡。綜合生產效率是各個生產方式在勞動力總量的占比乘以該生產方式的效率,不上班的勞動力生產效率是0;二檔難度下綜合生產效率存亡線是140%,但是除瞭挖石油外,所有基礎生產方式都不能達到這個值。開法令,工頭喊一嗓子,加班等提高效率的辦法是度過前期沒有高科技時的必備途徑。是遊戲的數值機制讓我加班的,和執政官有什麼關系!
二,石油區雖然隻能挖60石油,但是1油=5熱,所以石油區的效率是煤炭的250%。這個效率值相當高瞭,因此在石油上造區劃是最低門檻的獲得高效率的辦法,效率就是生命。鐵礦區域的生產效率隻提高到瞭133%,一般
三,付出50暖卷,50預制件的成本升級基礎區劃為高級區劃,一般能將區劃的效率提高20%;看起來一般,但是遊戲機制的聯動可以降低熱量的需求,等價於獲得200勞動力(-20熱能);且各區可以獲得建築欄位,下面會講,建築是提高生產效率的核心
住宅區,食品區,木頭采集區,鐵采集區各個T1T2建築 以及石油合成建築的效率一欄
工人村和密集住宅塔提供住房的效率最高,建築達到瞭300%;如果親愛的達瓦裡希一直維持300%的超高生產效率,輕微的臟污上升帶來的debuff根本不值一提
食品區的T2高級化學品溫室效率甚至不如T1的生物廢料溫室,TI的化學品溫室更是隻有170%的效率;反觀T2高級沼氣池,400%效率吃得飽飽地。看來11bit認為現代農業的氮肥打不過傳統農業。
采木區和采鐵區的數值很奇怪。白板采鐵區的效率比采木區的效率高瞭33%,但是T1采鐵建築的效率卻沒有拉開采木建築很大差距,T2的采鐵的高級鑄造廠甚至打不贏T2采木建築,是不是我沒有對應派系的思潮,科技樹裡是白板建築的數據?
復合材料廠,一個字:別造;隻要大地圖材料夠用,有石油提供的熱量我可以多養好多人,多挖好多材料。所以如無必要,石油換材料越換越虧。
大傢也看出來瞭,這遊戲建築的生產效率比區劃本身高的不知道那裡去瞭,所以建築是提高生產效率的核心,白板區劃100% 120%的效率低於155%(三檔難度)的生死線,所以在沒法令的加成下,白板區劃是虧錢買賣,一定要安插建築!!!
采煤區,采油區,工業區,商品工業區,預制件工業區建築以及物流倉建築一欄
采煤區的建築,T1和T2的兩派理念建築效率差不多,T1的時候生態友好型建築略勝一籌。
采油區的建築,T1液壓占優,T2階段高級裂隙式占優,這也許是遊戲開發者驅動玩傢在各個派系間切換的小手段;采油區超高的生產效率也是為瞭強調遊戲的主題“石油”。另外別以為采油區有超高的生產效率就高枕無憂瞭,遊戲可以通過降溫提高玩傢的熱量成本,吃掉玩傢得到的高效生產效率。
工業區的建築,這數值就很奇怪啊,怎麼都是回收工廠翻新商品工廠這些生態友好型建築效率更高一籌呢,機械師陣營好菜啊,一點也不工業化。和玩傢特別是中國玩傢的內心想法相左,這遊戲的大工廠效率還沒有小作坊高呢。
物流區的建築基本上是200%,效率較基準提升100%。雖然200%的效率會遭到物流區本身人口的稀釋(物流區本身需求400人口,綜合效率 (200*500+100*400)/900=155%),55%的提升也比其他物流區建築提升高。